勠力同心谋发展 踔厉奋发谱新篇 ——盘锦市真抓实干强力推进质量工作步入新台阶
- 发布日期:2022-04-18
- 浏览次数:2769
近年来,盘锦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辽宁省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推进质量强市建设,不断创新质量思维和方法,全市质量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精准培育 质量工作取得新突破
2021年,盘锦市对申报第四届中国质量奖企业(组织)进行精准培育,市直机关综合事务中心首创机关事务标准化管理体系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实现了盘锦市中国质量奖“零”的突破。市直机关综合事务中心总结提炼出九个必须坚持的工作方法,让标准变得可复制、易推广,以其独具特色的机关事务“盘锦模式”创新、引领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首个机关事务标准化培训实践基地、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机关事务职能化专项试点、全国第六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全国标准化实训试点和标准化信息化“两化融合”试点。同时,盘锦市实施“卓越质量精准帮扶工程”,全面加强质量奖培育工作,精心组织筛选30家企业(组织)进入各级质量奖培育库,邀请知名质量专家,对入库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进行精准辅导,帮助企业夯实质量基础、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标准体系,截至目前,华锦集团等4家企业获省长质量奖,辽河石化等11家企业获市长质量奖,这些先进质量标杆带动更多企业强化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实现质量卓越。
质量提升 推动石化企业迈向价值链高端
盘锦市在全省率先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实施首席质量官“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全覆盖”工程,构建各县区、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为此,对58家石化企业开展首席质量官培训,指导35家石化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15家企业设立二级质量官;充分发挥华锦集团等链主企业引领作用,向产业链内中小企业开放检验检测设备资源,引导初创企业、中小企业与标杆企业进行质量对接学习;紧贴石化产业,创新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线上平台和线下“站所”建设,打造“8+5”协同服务;建立各级、各领域专家智库,组建市级质量技术帮扶支撑团队,聚焦石化产业发展堵点,进行质量诊断和帮扶,对重大项目指派专人全程跟踪;为石化企业提供标准方法应用、实验室布局、检验员培训、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等“一企一书一策”质量技术帮扶,为石化企业解决质量问题200余项,推动一批精细化工和新材料项目开工建设,石化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创新机制 探索食品安全责任保险
盘锦市创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机制,会同有关金融机构,引入银行代缴保费,由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变为“我为你保”,跳出了政府单一推、企业无力保的固化模式。通过政府搭建平台,银行和保险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政府+银行+保险+业户”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新机制,形成了市场主体不花钱、金融机构少投入、保险公司作保障、消费权益受保护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盘锦模式”,实现了业户减负、百姓受益、社会共治和多方共赢,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复制推广应用。2020年,有关银行全年投入保费148万元,为全市1.3万家食品经营单位进行了全覆盖投保,总保额达到650亿元。2021年,相关各方续签协议、续交了保费,实现餐饮企业、食品经营企业、食品生产企业等三个领域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全方位、全环节、全覆盖,并将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扩展延伸到13个夜市地摊经济,实现了夜市、地摊经济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全覆盖,真正兜底保障百姓“舌尖”安全。2021年10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盘锦召开全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座谈会,全国推广“盘锦模式”。
标准引领 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盘锦市围绕盘锦大米、河蟹产业,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全面启动乡村振兴标准支撑工程。由政府部门牵头,先后与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辽宁省标准化研究院、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起草《盘锦大米》和《盘锦河蟹》地方标准,配套出台7项水稻种植、储存、加工系列标准,6项河蟹繁育养殖系列标准。建立完善了盘锦大米、盘锦河蟹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有效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组建盘锦大米、盘锦河蟹两大产业联盟,推动品种优质化,推广优质水稻品种34.5万亩、优质河蟹品种15万亩,从根本上解决盘锦大米、河蟹质量问题。推行生产标准化,联盟企业执行盘锦大米、河蟹15项生产加工技术标准,推行“八统一”和“十大庄园”模式,大米、河蟹品牌效应持续放大,品牌价值凸显,2021年,盘锦大米品牌价值570.08亿元,盘锦河蟹品牌价值314.94亿元,品牌价值逐年增长,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