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市场监管局突击检查“两节”“两会”期间市场安全工作
- 发布日期:2024-12-29
- 浏览次数:393
12月28日,为强化元旦春节和“两会”期间市场监管工作,全面落实省、市关于做好2024年元旦春节两节期间安全稳定工作的要求,确保节日和“两会”期间市场安全有序、价格稳定,市委副秘书长、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魏旭阳带领班子成员和相关科室,以 “四不两直”方式,突击检查督导市场安全工作。
此次检查,以商场超市、农贸市场、药店、校园食堂、食品生产企业等单位和场所为重点,以生鲜肉及肉制品、乳制品、果蔬等节日热销食品为重点检查品类,先后检查了商场超市2家、农贸市场2家、校园食堂1家、食品生产企业1家、药店2家。
在食品安全方面,重点查看了生产经营主体索证索票情况,查验了肉类经营户是否有检验检疫证明、出厂合格证等;对散装食品储存销售、标签标识等情况进行了排查,严查是否有销售“三无”、过期、腐败变质、假冒伪劣、“山寨”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防范有风险隐患的食品流入市场。对校园食堂食品原材料采购,储存,餐具清洗消毒,工用具标识,食品加工过程是否规范,食品留样等进行了检查。对校园食堂和商场超市的部分食品进行了抽样检测。
在稳价保质方面,根据节日期间群众生活需求,重点检查了肉、蛋、奶、米、面、油、蔬菜、水果、海鲜等群众节日期间用量较大的重点民生物资的供应和价格变化等情况,督导经营者落实节日期间民生物资价格稳定的要求,规范价格标签,明码标价,坚决杜绝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违规行为。
在计量器具方面,对集贸市场电子计价秤等计量器具是否进行了强制检定、是否缺斤少两、贸易结算用计量器具是否经过计量检定并处于检定有效期内、是否存在使用以欺骗消费者为目的的计量器具等以及所销售商品是否明码标价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在药品安全方面,以高风险、关注度高的药品为重点品种,特别是感冒药、退烧药、处方药等,对药店在药品进货渠道、储存条件以及销售记录等环节进行严格检查,检查药品是否从正规渠道购进,有无假冒伪劣药品,药品的储存环境是否满足规定的温度、湿度等条件,销售记录是否完整、真实有效等情况。
魏旭阳局长要求,一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需深入落实食品安全 “四个最严”要求,切实压实属地管理职责与企业主体责任。对于重点单位、关键场所及重点业态,应加大监督检查频次,扩大食品安全监管覆盖面,强化隐患排查力度。与此同时,各生产经营单位务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谨把控食品安全关卡,以谦逊态度接纳消费者的意见与建议,为消费者呈献诚信、优质的服务,供应安全可靠的食品;二是加强价格监管。持续开展元旦春节和“两会”期间市场价格监督检查,引导告诫全市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切实加强价格自律,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法明码标价,不得利用价格手段侵犯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市场价格秩序。三是加强电子计价秤监管。要紧盯集贸市场、商场超市等电子计价秤集中使用场所,强化重点区域计量监督检查。督促农贸市场主办方严格落实《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巡查监管,坚决杜绝农贸市场缺斤少两、使用“鬼秤”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四是加强药品监管。要严格把控药品采购渠道,严厉打击非法渠道购进及经营使用假劣药品等行为。督促相关单位严格履行进货查验义务,对每批次药品实施严格检查与审核,从源头上确保药品质量安全。五是及时做好发现问题的整改。要将此次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转给县区局,持续跟踪推进整改,确保工作实效。